6月20日上午,上海市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委会(下文简称“专委会”)在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卫生中心)举办“2025 年上海市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委会学术会议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国际论坛”,本次论坛聚焦新时代背景下日益突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挑战,100多位儿童精神科医师、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同道汇聚一堂,共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生态构建,旨在打造“医-教-社-家”协同支持新服务体系,并探索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该领域的科研与服务创新。
聚焦儿少心理,共绘健康蓝图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上海市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季卫东教授首先致辞,他指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体的幸福成长,更关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论坛旨在倡导以科学为本、实践为径,探索家庭、学校、社区与专业团队多系统合作机制,唤起儿童青少年的生命活力与内在韧性。
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赵辉教授受邀致辞,他表示,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建设协同共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已成为推动心理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次论坛汇聚多方力量,期待共同为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赋能,为社会治理注入新动力。
三大平台揭牌,聚焦科研协同创新
上海市心理学会儿童心理康复质控中心、上海心理学会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Brain-X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正式落户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这三大平台的设立,标志着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充分利用上海市卫健委重点学科(精神科、儿童精神科)的品牌优势,在整合临床、科研与产业资源,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推动科研成果向临床实践和公共政策的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揭牌仪式由席居哲教授主持,庞维国教授、赵辉教授、肖涛教授、赵旭东教授、师咏勇教授、季卫东教授分别参与了揭牌仪式,并合影留念。
四大重磅报告,共话儿少心理前沿议题
揭牌仪式后,论坛进入主旨报告环节。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国际儿童青少年著名专家克里姆·穆尼尔 教授(Prof. Kerim Munir)、上海市心理学会临床心理与心理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徐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祝卓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师咏勇教授分别带来了不同主题的主旨报告,内容精彩纷呈,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
多元专题并行,探索儿少诊治融合新路
午间,与会专家共同参观了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打造的“愈园”及“艺术疗愈中心”。该中心融合以艺术为媒介,开展音乐疗愈、绘画表达、工艺品制作等多元干预形式,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一个自由表达、情绪修复的治疗空间与展示空间,体现了同济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对儿童心理康复的探索新路径。
当前,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关注的日益增加,艺术疗愈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干预方式,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心灵伙伴也致力于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将艺术疗愈与数字化、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AI)等新兴领域相结合,开发出更具针对性和效果的艺术疗愈工具与方法。
最后论坛还为2024-2025年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的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论坛在季卫东教授的总结中圆满结束。
在热烈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中,本次论坛圆满落下帷幕。2025-2027年是国家"儿科与精神卫生服务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心灵伙伴始终秉持"科技赋能心理健康"的理念,致力于以新质生产力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更专业、更系统的心理健康服务。未来,我们将继续与各界专家学者携手,共同推动心理健康事业的创新发展,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